原文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白話文翻譯
孔子說:「君子應該言語謹慎,但行動敏捷。」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里仁》篇,記錄了孔子的教誨。孔子強調了君子的言行態度,認為言語應該謹慎少說,但行動要迅速而有效。這段話突顯了孔子對君子行為標準的重視。
詞語解釋
- 君子:有道德修養的人。
- 訥:言語謹慎,說話不多。
- 敏:敏捷,迅速。
- 行:行動,做事。
道德教訓
這段話強調了謹慎言語和敏捷行動的重要性。孔子認為,君子應該少說多做,言語要謹慎,以免輕率;行動要迅速有效,這樣才能真正有所作為。這教導我們要注重實際行動,而不是空談。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要言行一致,注重實際行動。在工作和生活中,應該謹慎言語,不輕易承諾,但要行動迅速,積極完成自己的責任和任務。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這段話所強調的謹慎言語和敏捷行動的理念,成為了許多人為人處世的重要指導原則。孔子的教導在人類道德和智慧上的不可替代性,對後世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