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白話翻譯
當年商朝能夠崛起,是因為伊摯在夏朝做間諜;周朝能夠興盛,是因為呂牙(姜子牙)在殷商擔任間諜。**因此,英明的君主與賢能的將領,若能善用聰明絕頂的人才來擔任間諜,必定能夠建立偉大的功業。**情報戰乃是軍事行動的核心,是三軍能夠依賴、進退自如的關鍵。
逐句解讀
-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
- 解讀:商朝能夠滅夏,與伊摯在夏朝內部活動有關;而周朝能推翻殷商,則與姜子牙的謀略有關。
- 啟示:在歷史上,大國興衰往往與情報戰有直接關聯,內部情報滲透能成為改朝換代的重要推手。
-
「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 解讀:真正聰明的君王與將領,一定會挑選最有智慧的人來做間諜,這樣才能成就偉業。
- 啟示:情報戰需要高智商、高情商的人來執行,只有真正聰明的人才能巧妙收集情報、誤導敵軍。
-
「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 解讀:情報戰是軍事成功的核心,三軍的行動決策,都依賴於情報的準確性。
- 啟示:戰爭不只是拼武力,更要拼情報的運作。情報決定戰爭的方向,沒有情報,三軍無法行動!
語詞解析
-
「伊摯」:相傳是夏朝末年的人物,投奔商湯,成為其謀士,協助商湯推翻夏朝。
- 現代應用:相當於一個公司的高層內部人士跳槽到競爭對手,並提供關鍵的內部情報。
-
「呂牙(姜子牙)」:周文王時的謀臣,後來輔佐周武王滅殷商,被封為齊國開國君主。
- 現代應用:他就像是一個市場戰略專家,成功幫助周朝奪取市場(天下),建立一個新品牌(周王朝)。
-
「上智」:指的是極其聰明、善於謀略的人。
- 現代應用:企業或國家在情報戰中,需要高度聰明的情報官員來做決策,確保策略的成功。
-
「兵之要」:意指軍事的關鍵之處。
- 現代應用:在現代競爭中,情報仍然是決勝的關鍵,不論是軍事、商業還是政治。
-
「三軍」:泛指整體軍隊。
- 現代應用:類比到現代,這可比喻為企業的核心團隊,所有決策都依賴於市場與競爭對手的情報。
現代應用案例
-
美國與蘇聯的情報戰
- 案例:冷戰時期,美蘇兩國情報機構(CIA、KGB)瘋狂滲透對方內部,很多高階官員被策反,成為「內間」。
- 關聯:「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美蘇都深知這一點,並大量投入情報人員。
-
企業商業間諜
- 案例:某大型科技公司成功滲透競爭對手的研發部門,提早獲知下一代技術趨勢,提前布局市場,成功超越競爭對手。
- 關聯:孫子強調情報在競爭中的重要性,這點在現代商業戰爭中仍然適用。
心理戰與領導藝術
-
如何找到「上智」的人才?
- 孫子強調:「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因此領導者要懂得識人、用人,讓真正聰明的人去執行情報任務。
- 現代應用:在企業管理中,領導者應該挑選最敏銳的市場分析師、最有洞察力的策略家,才能在競爭中勝出。
-
如何保護自己的情報?
- 孫子提醒:「三軍之所恃而動也」,這意味著情報至關重要,領導者必須設置嚴格的保密制度,防止情報外洩。
- 現代應用:各大科技公司會有機密保護機制,比如機密文件加密、內部人員監控,避免競爭對手獲得關鍵情報。
總結
這一段話總結了情報戰在戰爭與競爭中的決定性作用。從古至今,情報的掌握決定了國家的興衰、企業的成敗。真正的明君與將領,不只是擁有強大的軍隊,更要懂得如何運用最聰明的人來掌握情報,影響敵方決策,確保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