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白話文翻譯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品德,我都沒做到:仁者不憂愁,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懼。」子貢說:「老師您說的正是您自己。」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孔子與子貢的一段對話。孔子謙虛地說自己未能達到君子的三種品德,而子貢則認為孔子其實具備這些品德。
詞語解釋
- 君子:道德高尚,有修養的人。
- 仁者:具有人德的人,心地仁愛。
- 知者:智慧的人,知識廣博。
- 勇者: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 不憂:不憂愁。
- 不惑:不迷惑。
- 不懼:不畏懼。
- 自道:自己說出來的。
道德教訓
孔子通過這段話展示了謙虛的美德。他認為自己未達到君子的三種品德,但子貢指出,孔子實際上具備這些品德,這教導我們在評價自己時應該謙虛,並從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優點。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要謙虛待人,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但也要聽取他人的評價,學會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謙虛和自知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徑。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他的謙虛和自知之明影響了後世的道德觀和行為準則。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強調了謙虛、自知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