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白話文翻譯
子游說:「在領導面前過於頻繁地表達意見,就會自取其辱;在朋友面前過於頻繁地表達意見,就會遭到疏遠。」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里仁》篇,記錄了子貢談論孔子的一段對話。陳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讚美子貢並提出孔子是否比子貢更賢明的問題。子貢則謙虛地回答,強調孔子的偉大和不可超越。
詞語解釋
- 恭:謙虛。
- 君子:有道德修養的人。
- 數:頻繁、過多。
- 辱:羞辱。
- 疏:疏遠。
- 事君:侍奉君主或上司。
道德教訓
這段話教導我們要注意在不同場合的言行舉止,對領導和朋友都應保持適當的距離和尊重。過於頻繁地表達意見或干涉,無論對誰,都會導致負面影響,甚至自取其辱或被疏遠。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在與上司和朋友相處時要適度,不要過於頻繁地表達意見或干涉他們的決定。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自取其辱,還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尊重他人的空間和決定,是建立和諧關係的基礎。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子游的言論強調了適度和謙遜的重要性,這種思想對後世的人際關係和行為規範都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