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

原文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白話文翻譯

孔子說:「人民對仁德的需求,比對水火的需求更迫切。水火對人有益,但我見過因接觸水火而死的人,卻從未見過因實行仁德而死的人。」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孔子對於仁德和人民需求的看法。孔子強調,仁德對於人民的生活和安全至關重要,甚至比水和火這些基本需求更為迫切。這表明了孔子對仁德的重要性以及它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詞語解釋

  • 民:人民。
  • 仁:仁德,仁政。
  • 甚於:比……更甚。
  • 水火:水和火,指基本的生存需求。
  • 蹈:踏,接觸。
  • 蹈仁:實行仁德。

道德教訓

這段話強調了仁德的重要性。孔子認為,仁德對於人民的生活和安全比基本的生存需求更為重要,因為仁德能夠帶來長久的和平與安定。這教導我們在追求物質滿足的同時,更要注重道德修養和仁愛之心,這樣才能真正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要重視道德修養和仁愛精神。無論在個人生活還是社會治理中,道德和仁愛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有具備仁德和道德修養,我們才能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並真正實現長久的幸福和安定。

歷史影響

這段話體現了孔子對於仁德和道德的重要性,這些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孔子的教誨對於後世的思想家和普通人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們以仁德和道德修養為行為準則,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價值觀之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