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白話文翻譯
孔子說:「古人不輕易說話,是因為怕自己說了卻做不到。」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里仁》篇,記錄了子貢談論孔子的一段對話。陳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讚美子貢並提出孔子是否比子貢更賢明的問題。子貢則謙虛地回答,強調孔子的偉大和不可超越。
詞語解釋
- 言之不出:不輕易說話。
- 恥:羞恥,羞愧。
- 躬:自身,自己。
- 逮:達到,實現。
道德教訓
這段話強調了謹言慎行的重要性。孔子認為,古人不輕易說話,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說了卻做不到,這樣會感到羞愧。我們應該學習這種謹慎的態度,說話前要三思而行,確保自己能夠做到所說的話,這樣才能保持誠信和尊嚴。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要謹慎言行,不輕易承諾。尤其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應該確保自己有能力完成所承諾的事情,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我們應該學習古人的謹慎態度,保持誠信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這段話所強調的謹言慎行和誠信理念,成為了中國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影響了無數人的言行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