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亦有異聞乎?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

原文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白話文翻譯

陳亢問伯魚:「你聽到過什麼特別的教導嗎?」伯魚回答:「沒有。有一次我獨自站著,父親(孔子)走過來問我:『學詩了嗎?』我回答:『還沒學。』父親說:『不學詩,無法說話得當。』於是我回去學詩。另一天我又獨自站著,父親走過來問我:『學禮了嗎?』我回答:『還沒學。』父親說:『不學禮,無法立身處世。』於是我回去學禮。我就聽過這兩次教導。」陳亢回去後高興地說:「問一件事,得到三個收穫:知道了詩的重要性,禮的重要性,還知道了君子對待兒子也是一樣嚴格。」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子貢談論孔子的一段對話。陳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讚美子貢並提出孔子是否比子貢更賢明的問題。子貢則謙虛地回答,強調孔子的偉大和不可超越。

詞語解釋

  • 恭:謙虛。
  • 君子:有道德修養的人。
  • 趨:快步走。
  • 過庭:走過庭院。
  • 學詩:學習《詩經》。
  • 學禮:學習禮儀。
  • 無以言:無法說話得當。
  • 無以立:無法立身處世。

道德教訓

這段話展示了孔子的教導和對兒子的嚴格要求,強調了學習詩和禮的重要性。詩教我們說話得當,禮教我們如何立身處世。這段話教導我們要謙虛學習,重視道德和文化的修養。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可以理解為謙虛待人,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同時要謹慎言行。尊重那些真正有才德的人,學習他們的優點,而不是盲目自大。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子貢的回答更是突顯了孔子的偉大,強調了他的教義在人類道德和智慧上的不可替代性。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