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白話文翻譯
子張問孔子:「怎樣才能從政呢?」孔子說:「尊五美,去四惡,就可以從政了。」子張說:「什麽是五美?」孔子說:「領導應該給群衆實惠而不浪費財政,讓群衆辛勤工作而無怨很,想經濟繁榮而不貪圖錢財,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威武嚴肅而不凶猛可怕。」子張說:「怎樣才能給群衆實惠而不浪費財政?」孔子說:「做有益於人民的事,給人民以實惠,不就是給群衆實惠而不浪費財政嗎?制定利國利民的計劃讓群衆去建設,誰會怨恨?經濟繁榮的目標得到實現,還有什麽可貪圖?君子不管人口多少、不管年齡小大、都尊重他們,不就是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嗎?君子衣冠整齊,註重儀表,莊重嚴肅,人人見了都很敬畏,不就是威武嚴肅而不凶猛可怕?」子張說:「什麽是四惡?」孔子說:「不加教育就要逮捕叫做虐待,不看原因衹苛求成功叫做暴戾,不看時間衹限期完成叫做害人。同樣要奬勵先進,卻出手吝嗇叫做小氣。」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子張與孔子的對話。子張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詢問如何才能從政,孔子給出了關於政治德行的指導,強調了五種美德和四種惡行,對於現代領導者仍有深刻的啟示。
詞語解釋
- 惠而不費:給予好處而不浪費資源。
- 勞而不怨:勞動而不抱怨。
- 欲而不貪:有需求但不貪婪。
- 泰而不驕:安泰但不驕傲。
- 威而不猛:威嚴但不凶猛。
- 虐:殘酷,指不教而殺。
- 暴:暴戾,指不戒視成。
- 賊:害人,指慢令致期。
- 有司:官吏,指出納之吝。
道德教訓
孔子的教誨展示了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美德和應該避免的惡行,強調了治國理政中的仁慈、勤勞、節制、謙虛和威嚴,以及避免殘暴、不負責任、苛刻和小氣。這些教訓對於現代社會中的領導者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領導者應該以仁慈和智慧治理國家和組織,避免殘暴和苛刻的作風。尊重每一個人,不論其地位和年齡,並且以謙虛和節制的態度行事。
歷史影響
孔子的思想深遠影響了中國歷史和文化,他的治國理政理念至今仍被廣泛學習和應用。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對於政治和領導的深刻理解,對於後世政治家和領導者具有持久的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