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白話文翻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在陪坐。孔子說:「不要因為我年長就不敢說真話。你們經常說沒有人理解你們,如果有人理解並重用你們,你們打算怎麼做?」子路急忙回答說:「如果我治理一個千乘的大國,夾在大國之間,有軍隊入侵,還有饑荒肆虐,三年之內我可以讓人民勇敢起來,並且懂得道義。」孔子微笑說:「冉求,你怎麼看?」冉有答道:「如果我治理一個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三年內可以使人民衣食充足,但禮樂方面需要等待君子的教化。」孔子說:「公西赤,你呢?」公西赤回答:「我不敢說能做好,但願意學習。宗廟的事、外交的事,我願意穿著禮服做個助理。」孔子又問:「曾點,你呢?」曾皙放下琴站起來說:「我的想法和他們三位不同。」孔子說:「說說看,沒什麼關係,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吧。」曾皙說:「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約上五六個朋友,帶上六七個童子,在沂水邊沐浴,在風和日麗的舞雩台上吹風,一路唱著歌回來。」孔子感嘆說:「我欣賞曾點的情趣。」三人出去後,曾皙問:「他們三個人的話怎麼樣?」孔子說:「只是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問:「為什麼您笑仲由呢?」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禮讓,他的話一點也不謙虛,所以我笑他。」曾皙又問:「冉求談的不是治國嗎?」孔子說:「怎麼能說治理方圓六七十里的地方就不是治國呢?」曾皙再問:「公西赤談的不是治國嗎?」孔子說:「宗廟和外交的事,不是國家大事是什麼?如果公西赤只能做小助理,誰能做總理呢?」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孔子與他的幾位學生之間的一段對話。孔子在這段對話中探討了如何治國安邦,並指出了不同學生的志向和優缺點。

詞語解釋

  • 子路:孔子的學生之一,字仲由。
  • 曾皙:孔子的學生之一,字點。
  • 冉有:孔子的學生之一,字子有。
  • 公西華:孔子的學生之一,字赤。
  • 千乘之國:擁有千輛戰車的大國。
  • 社稷:國家的土地和人民。
  • 佞:巧言令色的人。

道德教訓

這段話教導我們應該根據個人的特長和志向來進行分工和治理。孔子強調了禮讓和謙虛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不同學生在治國理政方面的特點和優缺點。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在選拔和任用人才時,應該根據他們的特長和志向來進行安排。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才能和興趣,應該發揮他們的特長來達成最佳效果。同時,謙虛和禮讓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質。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他強調教育和真才實學的重要性,對後世的用人標準和教育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