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張九齡《感遇四首之三》

原文

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白話文翻譯

隱士回到家中獨自躺下,煩亂的思緒在孤寂中得到洗滌。拿著這樣的心情向高飛的鳥兒道謝,藉此傳遞遠方的情意。日夜懷念著無法實現的心願,有誰能感受到我的真情?飛翔與沉溺的道理本來就是隔絕的,有什麼能安慰我這真誠的心呢?

背景介紹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九齡所作的「感遇四首」之一。詩中表達了詩人隱居山林、孤獨清淨的生活,並藉此抒發內心的寂寞與對遠方朋友的思念。詩人以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對比,展現了深刻的哲理和對人世間情感的思索。

詞語解釋

  • 幽人:隱士,指隱居的人。
  • 滯慮:煩亂的思緒。
  • 孤清:孤寂清冷。
  • 高鳥:高飛的鳥。
  • 遠情:遠方的情意。
  • 空意:無法實現的心願。
  • 至精:極真摯的情感。
  • 飛沈:飛翔與沉溺,這裡指代不同的境界和狀態。
  • 慰:安慰。
  • 誠:真誠的心。

道德教訓

這首詩透過描寫隱士的生活和內心的思考,提醒我們要保持真誠和清明的心境,不被外界的浮華所干擾。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友誼和真情的珍惜,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真摯情感的可貴。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首詩提醒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應保持內心的清明和真誠。與人交往中,應注重真情實感,不要被外界的虛浮所迷惑。詩中的哲理也告訴我們,生活中要有自己的信念和堅持,珍惜身邊的真摯情感。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