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

原文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白話文翻譯

食物必須精細,切肉必須細緻。變質的食物不吃;變色的魚和變味的肉不吃;顏色不好看的食物不吃;氣味不好聞的食物不吃;烹飪不當的食物不吃;不在吃飯時間不吃;切得不整齊的食物不吃;調味不合適的食物不吃。肉類雖多,但不要超過平常的飲食量。只有酒沒有量的限制,但不應該喝醉。從市場上買的酒和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參加國家的祭典時,分到的祭肉不留過夜;家中的祭肉不留超過三天。超過三天的祭肉就不吃了。吃飯時不說話,睡覺時不言語。即使是粗茶淡飯,在飯前也要祭祀,表現出像齋戒一樣的嚴肅態度。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孔子對飲食禮儀的要求。孔子強調飲食應講究質量和衛生,並應遵守一定的禮儀和規範,以保持身心健康和道德修養。

詞語解釋

  • 饐餲:食物變質。
  • 餒:魚變質。
  • 失飪:烹飪不當。
  • 割不正:切得不整齊。
  • 沽酒:買來的酒。
  • 市脯:市場上的肉乾。
  • 不撤薑食: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 祭於公:參加國家的祭典。
  • 齊如也:齋戒一樣嚴肅。

道德教訓

這段話強調了飲食應講究質量和衛生,並遵守一定的禮儀和規範。孔子教導我們要在飲食上保持節制和謹慎,尊重傳統的飲食文化和習慣,從而保持身心健康和道德修養。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在飲食上應講究質量和衛生,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並遵守一定的禮儀。這有助於我們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尤其在飲食文化和習慣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強調的飲食禮儀和道德修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