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云何?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原文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白話文翻譯

子夏的學生問子張如何交朋友,子張反問:「子夏怎麼說?」學生回答:「子夏說:『可以交的朋友就交,不可以的就拒絕。』」子張說:「這與我聽到的不同。君子尊重賢人,容納眾人;讚揚善人,同情弱者。如果我是大賢人,怎麼會不容納別人?如果我不賢明,別人也會拒絕我,那我又怎麼能拒絕別人呢?」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子夏與子張兩位孔子學生之間的對話。子夏的學生向子張請教如何交朋友,子張對子夏的說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強調君子應該尊重和包容眾人。

詞語解釋

  • 門人:學生。
  • 君子:有道德修養的人。
  • 尊賢:尊重賢德之人。
  • 容眾:包容眾人。
  • 嘉善:讚揚善行。
  • 矜不能:同情不能之人。
  • 大賢:非常賢明的人。

道德教訓

子張的回答展示了對於君子應有的胸懷和包容。他強調了尊重賢者、包容眾人、讚揚善行和同情弱者的重要性,教導我們要謙虛待人,不僅看重賢德之人,也要包容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教導我們應該謙虛待人,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並要謹慎言行。尊重那些真正有才德的人,學習他們的優點,並且包容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盲目自大。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子張的回答強調了君子的德行,突顯了孔子的教義在人類道德和智慧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