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白話文翻譯
孟武伯問:「子路的品行達到了仁的境界嗎?」孔子說:「不知道。」他又問。孔子說:「子路可以管理一個大國的賦稅,不知道他是否達到了仁的境界。」「那冉求怎麼樣呢?」孔子說:「冉求可以治理一個千戶人家的城鎮,不知道他是否達到了仁的境界。」「那公西赤怎麼樣呢?」孔子說:「公西赤可以在朝廷上與賓客交流,不知道他是否達到了仁的境界。」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孟武伯詢問孔子關於幾位弟子是否達到了仁的境界的對話。孔子以其特有的謹慎態度,對弟子的能力作了評價,但對他們是否達到了仁的境界則未作肯定回答。
詞語解釋
- 仁:一種道德理想,包含愛人、忠恕、寬容等多種美德。
- 千乘之國:大國,乘指戰車,千乘表示擁有千輛戰車的大國。
- 賦:賦稅,指國家的財政收入。
- 千室之邑:大城鎮,千室表示擁有千戶人家的城鎮。
- 百乘之家:大戶人家,百乘表示擁有百輛戰車的家庭。
- 束帶:系帶,指正式服裝。
- 朝:朝廷,指政府機構。
- 賓客:來賓,指客人。
道德教訓
這段對話展示了孔子的謹慎和嚴謹。他對弟子的評價並不輕易下結論,而是根據他們的實際能力進行評估,這教導我們在評價他人時應該謹慎,不要輕易下結論。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可以理解為我們應該謙虛待人,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同時要謹慎言行。尊重那些真正有才德的人,學習他們的優點,而不是盲目自大。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這段話更是突顯了孔子的偉大,強調了他的教義在人類道德和智慧上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