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白話文翻譯
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相比,誰更優秀?」子貢回答:「我怎敢與顏回相比呢?顏回聽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件,我只能聽一知二。」孔子說:「你確實不如他,我也認為你不如他。」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公冶長》篇,記錄了孔子和子貢之間的對話。孔子詢問子貢自己與顏回的差距,子貢謙虛地表示自己不如顏回,孔子也認同他的看法,這反映了孔子對顏回的高度評價和對子貢的謙虛態度的肯定。
詞語解釋
- 孰愈:誰更優秀。
- 聞一以知十:聽到一件事能推知其他十件事,形容聰慧。
- 聞一以知二:聽到一件事只能推知其他兩件事,形容理解能力有限。
- 弗如:不如,比不上。
道德教訓
這段對話展示了謙虛的重要性。子貢的回答顯示了他對自己能力的清醒認識和對顏回的尊敬。孔子對他的評價進一步強調了謙虛和自知之明的重要,教導我們在面對他人時應該保持謙遜,不自視過高。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要謙虛待人,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並學習那些比我們更有才德的人。這樣的態度有助於我們的自我成長和人際關係的和諧。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和教誨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子貢的回答強調了孔子的偉大,凸顯了他的教義在道德和智慧上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