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白話文翻譯
哀公問:「您的學生中誰最喜歡學習?」孔子回答:「有一位名叫顏回的學生非常好學,他從不遷怒於人,也不重複犯錯。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現在已經沒有這樣好學的人了。」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孔子與魯哀公之間的一段對話。魯哀公是魯國的君主,他詢問孔子在其學生中誰最喜歡學習。孔子提到顏回,讚揚他不遷怒、不重複犯錯的優秀品德,並表達了對顏回早逝的惋惜之情。
詞語解釋
- 哀公:魯哀公,魯國的君主。
- 弟子:學生。
- 孰為:誰是。
- 好學:喜歡學習。
- 顏回:孔子的學生,以好學著稱。
- 遷怒:把自己的怒氣轉移到別人身上。
- 貳過:重複犯錯。
- 短命:壽命短,早逝。
- 亡:沒有。
道德教訓
這段話中,孔子讚揚了顏回的好學精神和優秀品德,並表達了對他早逝的惋惜。這教導我們要像顏回一樣,努力學習,不遷怒於人,不重複犯錯。同時也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好學之人,並從他們身上學習優秀的品德和行為。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要不斷追求學習,並且要有良好的品德,不遷怒、不重複犯錯。這樣的態度不僅有助於個人的成長和進步,也能夠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我們應該學習顏回的精神,珍惜和尊重那些真正好學的人,並從他們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對教育和品德的重視。他提倡的好學精神和對優秀品德的追求對後世影響深遠,不僅影響了古代中國的教育理念,也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孔子的教誨強調學習和品德的結合,這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