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為衛君乎?諾。吾將問之。

原文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白話文翻譯

冉有說:「老師打算輔佐衛國的君主嗎?」子貢說:「好的,我去問問。」子貢進去後,問:「伯夷和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孔子回答:「是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怨恨嗎?」孔子說:「他們追求仁德,並得到了仁德,怎麼會怨恨呢?」子貢出來後說:「老師不會去輔佐衛君。」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貢之間的對話。冉有詢問孔子是否打算輔佐衛國的君主,而子貢在詢問孔子後,根據孔子的回答得出了結論。這段對話反映了孔子對於追求仁德的看法,以及他對於是否輔佐君主的態度。

詞語解釋

  • 冉有:孔子的學生之一。
  • 夫子:對老師的尊稱,指孔子。
  • 衛君:指衛國的君主。
  • 伯夷、叔齊:古代的賢人,因不滿周朝的政權而隱居。
  • 怨:怨恨,不滿。
  • 仁:仁德,指道德和品行的高尚。

道德教訓

這段話展示了孔子對於仁德的重視和追求。他認為真正的賢人是追求仁德並滿足於此的,不會因外界的得失而怨恨。這教導我們在追求道德和品行時,應該注重內在的滿足和心靈的平靜,而不是外在的名利和地位。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可以理解為在追求個人目標時,要注重內心的滿足和自我實現,而不是過分關注外在的名利和地位。尊重真正的才德,學習他們的優點,並在面對選擇時保持謹慎和智慧,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態度。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孔子的這種追求仁德和內心滿足的態度,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強調了在面對人生選擇時應有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