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白話文翻譯
子貢問:「子張和子夏誰更賢能?」孔子說:「子張做事過於激進,子夏則稍嫌不足。」子貢又問:「那麼子張更好嗎?」孔子說:「過度和不足是一樣的。」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子貢與孔子的一段對話。子貢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常常請教孔子一些問題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價值觀。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對適度和中庸之道的重視。
詞語解釋
- 賢:賢能。
- 過:過度,做得太多。
- 不及:不足,做得不夠。
- 過猶不及:過度和不足一樣,都不是正確的態度。
道德教訓
這段話展示了孔子對中庸之道的重視。孔子強調,做事過度和不足都是不對的,應該追求適度和均衡。這教導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避免極端,保持平衡和適度。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可以理解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平衡,不要過於激進或過於保守。無論在工作還是個人生活中,適度和中庸之道都是成功和幸福的關鍵。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中庸之道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成為中國傳統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段話強調了平衡和適度的重要性,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