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人皆好之,何如?

原文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白話文翻譯

子貢問:「如果一個人被鄉里的人都喜歡,怎麼樣?」孔子說:「這並不好。」子貢又問:「那麼如果一個人被鄉里的人都討厭,怎麼樣?」孔子說:「這也不好。不如這樣:被善良的人喜歡,而被不善的人討厭。」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子貢向孔子請教有關受人喜愛與否的問題。孔子強調了真正的好人應該被善良的人喜愛,而壞人應該被不善的人討厭。這體現了孔子對道德判斷的標準和他對「好人」的認識。

詞語解釋

  • 鄉人:鄉里的人,指周圍的人。
  • 好之:喜歡他。
  • 惡之:討厭他。
  • 善者:善良的人。
  • 不善者:不善良的人。

道德教訓

這段話教導我們不要以是否受人普遍喜愛或討厭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真正的好人應該是被善良的人喜愛,而壞人則應該被不善的人討厭。我們應該注重道德判斷,並與那些有道德修養的人相處。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不要一味追求被所有人喜愛,而應該關注自己的品德和行為是否得到善良、有道德的人認可。同時,要勇於接受不善之人的批評,並從中反思自己的行為。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對人際關係和道德判斷的深刻理解,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孔子的這種價值觀強調了品德的重要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被視為做人處事的重要標準,並影響了後世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