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白話文翻譯
子路說:「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為此殉死,而管仲卻沒有殉死。這是不是表示管仲不仁?」孔子說:「齊桓公能九次召集諸侯,卻不依靠武力,這都是管仲的功勞。這就是仁啊!這就是仁啊!」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子路對孔子的一次詢問。子路提到齊桓公的歷史事件,對管仲的行為提出質疑,孔子則解釋了管仲對齊國和諸侯之間的重要貢獻,強調了管仲的仁德。
詞語解釋
- 子路:孔子的學生。
- 桓公:齊桓公,春秋時期齊國的君主。
- 公子糾:齊桓公的弟弟。
- 召忽:公子糾的支持者,為了忠誠而殉死。
- 管仲:齊國的宰相,對齊國的強盛有很大貢獻。
- 九合諸侯:九次召集諸侯會盟。
- 不以兵車:不依靠武力。
- 仁:仁德,指道德高尚,愛人愛物。
道德教訓
孔子通過這段話強調了仁德的實質在於對社會的貢獻和和平的促進,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行為。管仲沒有選擇殉死,而是通過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促進了國家和諸侯之間的和平,這才是真正的仁德。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評價一個人的行為應該看其實質貢獻,而不僅僅是表面的行為。真正的仁德在於對社會和他人的實質幫助和貢獻,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美好形象。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展示了他對仁德的深刻理解,影響了後世對道德和行為的看法和標準。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強調了實質貢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