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見夫子乎?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白話文翻譯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落在後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著農具。子路問:「您見到過我的老師嗎?」老人說:「四肢不勞動,五穀不分,誰是你的老師?」說完,就扶著拐杖除草。子路拱著手站在一旁。老人留子路過夜,殺雞煮飯給子路吃,又讓兩個兒子跟子路見面。第二天,子路告辭後趕上孔子,向孔子彙報。孔子說:「這是一位隱士。」讓子路回去再見老人,但到了老人家,他已經出門了。子路說:「不做官是不對的。長幼之間的禮節不能廢除,君臣之間的大義又怎能拋棄呢?想潔身自好,卻破壞了君臣之間的大倫。君子做官,只是履行人臣的義務,至於天下太平的理想,早就知道行不通了。」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路》篇,記錄了孔子與他的學生子路的一次對話。子路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隱士,這位隱士對孔子和他的學說持批評態度,認為孔子的學生不懂得勞動和五穀的區別,質疑孔子的教導。子路將這段經歷告訴孔子,孔子則表示這位老人是一位隱士,並讓子路再去拜訪他。

詞語解釋

  • 子路:孔子的學生,名仲由。
  • 丈人:老人。
  • 荷蓧:挑著農具。
  • 四體不勤:四肢不勞動。
  • 五穀不分:不認識五穀。
  • 植其杖而芸:扶著拐杖除草。
  • 拱而立:雙手抱拳站立,表示尊敬。
  • 隱者:隱居避世的人。
  • 不仕:不做官。
  • 大倫:重大的倫理關係。
  • 行其義:履行應盡的義務。

道德教訓

這段話教導我們要認識到個人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孔子認為,君子應該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不是為了保持個人清白而逃避責任。這段話提醒我們,在現代社會中,也應該積極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為社會的和諧和發展貢獻力量。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要認識到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該關心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逃避現實,追求個人清白。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對社會責任和個人道德的高度重視,他的思想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的教誨提醒後人,要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保持個人的道德修養,這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