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

原文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白話文翻譯

孔子說:「我還沒見過真正喜好仁德的人,也沒見過真正厭惡不仁德的人。喜好仁德的人,認為仁德是至高無上的;厭惡不仁德的人,會努力使自己不受不仁德的影響。有誰能夠一天全心全力地實行仁德嗎?我還沒見過有人力不足以做到的。也許有這樣的人,但我沒見過。」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子貢談論孔子的一段對話。陳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讚美子貢並提出孔子是否比子貢更賢明的問題。子貢則謙虛地回答,強調孔子的偉大和不可超越。

詞語解釋

  • 仁者:具有仁德的人。
  • 尚:崇尚,認為…最高。
  • 加乎其身:施加在自己身上。
  • 造次:緊急,倉促。
  • 顛沛:困難,挫折。

道德教訓

這段話強調了對仁德的追求和堅持的重要性。孔子指出,真正喜好仁德的人會視仁德為最高的追求,真正厭惡不仁德的人會竭盡全力避免受到不仁德的影響。這提醒我們要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並全力實行仁德。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要有堅定的道德信念和行動力,不僅要追求仁愛和道德,還要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這種追求。無論面對何種困難或挑戰,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道德原則。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子貢的回答更是突顯了孔子的偉大,強調了他的教義在人類道德和智慧上的不可替代性。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