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白話文翻譯
孔子說:「侍奉父母時,對他們的錯誤要婉轉勸諫。如果他們不聽從,仍要尊敬而不違抗,盡心盡力而不心生怨恨。」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里仁》篇,記錄了子貢談論孔子的一段對話。陳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讚美子貢,並提出孔子是否比子貢更賢明的問題。子貢則謙虛地回答,強調孔子的偉大和不可超越。
詞語解釋
- 事:侍奉,照顧。
- 幾諫:婉轉勸諫。
- 志:意志,決定。
- 從:聽從,接受。
- 敬不違:尊敬而不違抗。
- 勞而不怨:盡心盡力而不心生怨恨。
道德教訓
這段話強調了孝道和忍耐的重要性。孔子教導我們在侍奉父母時,即使他們有錯誤,也要婉轉地勸諫,若他們不接受,我們仍應保持尊敬,不違抗,盡心盡力而不心生怨恨。這種態度展示了對父母的深厚孝心和高尚的道德修養。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要尊重和照顧父母,即使在他們有錯誤時,也應以尊敬和耐心的態度對待他們。這種孝道和忍耐精神有助於維護家庭和諧,並體現了深厚的親情和道德修養。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子貢的回答突顯了孔子的偉大,強調了他的教義在人類道德和智慧上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