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白話文翻譯
蟬本來就很難吃飽,徒勞地恨費力地鳴叫。五更時分鳴叫稀疏欲斷,一棵綠樹無情地聽著。薄宦如浮萍漂流不定,故鄉的園子已荒蕪。勞煩您多多警惕,我也會保持全家的清廉。
背景介紹
這首詩是李商隱借蟬的形象表達自己仕途坎坷、漂泊不定的感受。蟬的鳴叫似乎在表達一種無奈和辛酸,正如詩人自己在官場中遭遇的困難和孤寂。詩人希望自己和家人能保持清廉,不受世俗的污染。
詞語解釋
- 高難飽:形容蟬難以找到足夠的食物。
- 徒勞恨:徒勞地恨自己鳴叫費力。
- 五更:凌晨三至五點。
- 疏欲斷:鳴叫聲稀疏,快要斷了。
- 一樹碧:一棵綠樹。
- 薄宦:微薄的官職。
- 梗:指浮萍。
- 故園:故鄉的園子。
- 蕪已平:荒蕪已經平整。
- 相警:提醒和警惕。
- 舉家清:全家保持清廉。
道德教訓
這首詩提醒我們,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應該保持內心的清廉和正直。即使在艱難的時刻,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被世俗的誘惑所動搖。蟬的形象告訴我們,即使生活艱難,也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保持內心的純潔。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首詩提醒我們要在困境中保持堅韌和清廉。不論面對多大的挑戰,我們都應該保持內心的堅定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的蟬鳴雖然無奈,但也表達了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正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學習和發揚的。保持內心的純潔和對理想的追求,才能在浮躁的環境中找到真正的平靜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