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白話文翻譯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真正堅強的人。」有人回答說:「申棖很堅強。」孔子說:「申棖有太多的欲望,怎麼能算堅強呢?」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公冶長》篇,記錄了孔子與門徒之間的對話。孔子對於「剛」的定義是非常嚴格的,他認為堅強不僅是外在的表現,更是內心的無欲無求。這段話展示了孔子對「剛」的深刻理解和高標準。
詞語解釋
- 剛:堅強,指內心和行為的堅韌不拔。
- 申棖:孔子的學生之一,名棖,字申棖。
- 慾:欲望,指對物質和名利的追求。
- 焉得:怎能,如何能。
道德教訓
這段對話教導我們堅強不僅僅是外在的堅硬,而是內心的無欲無求和堅定不移。孔子的標準提醒我們,不要被外在的表象迷惑,要追求內心的真正強大,做到不被欲望所左右。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真正的堅強在於內心的無欲無求和堅定的信念。我們應該注重內在的修養,不被物質欲望所左右,保持內心的堅韌和純粹,才能真正做到堅強。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和教誨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對「剛」的詮釋,為後世提供了判斷人品的標準,強調了內心世界的修養和堅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