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白話文翻譯
子張問:「子文三次擔任宰相,沒有顯露出高興的表情;三次被罷免,也沒有顯露出憤怒的表情。他總是在卸任前將舊的政務認真地交接給新任宰相。這樣怎麼樣?」孔子回答:「算是忠誠了。」子張又問:「這算是仁嗎?」孔子回答:「不知道,怎麼能說是仁呢?」子張接著問:「崔子殺了齊國的君主,陳文子拋棄了自己的家產逃走了。到了另一個國家,他說:『這裡的大夫跟崔子一樣。』於是又逃走了。再到另一個國家,又說:『他們跟崔子一樣。』於是再逃走。這樣怎麼樣?」孔子回答:「算是清白了。」子張又問:「這算是仁嗎?」孔子回答:「不知道,怎麼能說是仁呢?」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子張和孔子的一段對話。子張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透過這些問題探討忠、清和仁的概念。孔子的回答揭示了對這些美德的不同層次理解。
詞語解釋
- 令尹:古代的官名,相當於宰相。
- 喜色:高興的表情。
- 慍色:憤怒的表情。
- 忠:忠誠。
- 仁:仁愛,是儒家核心美德之一。
- 弒:殺害。
- 清:清白。
- 大夫:古代的高級官員。
- 違之:離開,逃避。
道德教訓
這段話中,孔子的回答展示了對忠、清和仁的細微區分。他強調忠誠和清白是重要的美德,但並不等同於最高的道德標準——仁。這教導我們要仔細區分和理解不同層次的美德,並不輕易地將一種美德提升到最高境界。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可以理解為要謹慎評價他人的品德,避免輕易地將某一行為與最高的道德標準等同。我們應該尊重和理解不同層次的美德,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美德,如忠誠、清白,同時不斷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孔子的思想和教誨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社會。這段對話強調了孔子的智慧和洞見,突顯了儒家思想在中國道德倫理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