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白話文翻譯
子貢問:「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廣泛地施惠於百姓,並且幫助困難中的人,這樣的人可以稱為仁者嗎?」孔子回答:「這豈只是仁者,這必定是聖人啊!即便是堯舜那樣的聖君,也感到難以達到這樣的境界!真正的仁者,是自己想要立身,便幫助別人立身;自己想要成功,便幫助別人成功。能夠從自己身上推己及人,這就可以稱為實行仁的方法了。」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顏淵》篇,記錄了子貢向孔子請教仁者的標準。子貢提出了一個理想中的仁者形象,而孔子則指出,這樣的境界甚至連堯舜都難以達到,並進一步闡述了仁者的基本原則:推己及人。
詞語解釋
- 博施於民:廣泛地施惠於百姓。
- 濟眾:幫助困難中的人。
- 聖:聖人,指德行極高的人。
- 堯舜:傳說中的聖君,堯帝和舜帝。
- 己欲立而立人:自己想要立身,便幫助別人立身。
- 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要成功,便幫助別人成功。
- 近取譬:從自己身上推己及人。
道德教訓
孔子的回答強調了推己及人的重要性。真正的仁者應該是自己想要立身成功的同時,也幫助他人立身成功。這種關心他人、推己及人的精神是仁者的核心,也是我們應該追求的道德境界。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要關心和幫助他人。在追求個人成功的同時,也要幫助他人實現他們的目標。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和進步,讓我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歷史影響
這段話反映了孔子對於仁愛和推己及人的深刻理解,對後世的道德教育和行為準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的教誨強調仁者的基本原則,這種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後世學者和仁人志士在實踐仁愛時,往往會參考孔子的這段話,並以此作為行為準則。
聽聞一位已故教授講,何事於仁是[與仁有何關係],他說是孔子當下要打破子貢往外求仁的迷思。仁,由內而外,己立立人,而不是開始就博施濟眾。事實上,博施濟眾當然是仁,但那是己立之後的事。子貢一開始就往外求,故孔子當機破之。因此,下面句讀也改成[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如真要說博施濟眾,就是堯舜聖人再世,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