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1. 白話翻譯
古代那些所謂善於作戰的將領,總是在那些容易取勝的地方打勝仗。因此,真正善戰的人並不追求顯赫的智謀之名,也不炫耀勇猛的功勳。因為他們的勝利來自於毫無過錯的安排。什麼叫「毫無過錯」呢?就是在制定戰略時能夠百發百中,精確地選擇能夠取得勝利的行動。因此,善戰的將領總是站在不敗之地上,並且時刻關注敵人的弱點。勝利的軍隊會先確保勝利的基礎,然後才開始戰鬥;而敗亡的軍隊往往是先匆忙進行戰鬥,才試圖在戰鬥中尋求勝利。善於用兵的將領會修道守法,因此能夠掌握勝敗的主導權。
2. 逐句解讀
- 「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
- 孫子開篇指出,古代那些被稱為「善戰」的將領,總是選擇那些容易取勝的機會來打仗。這意味著他們並不追求驚險的勝利,而是偏愛穩定而輕鬆的勝利,這種策略使得勝利成為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結果。
- 「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 這句話進一步指出,真正善於作戰的將領,往往不會追求智謀之名或勇武之功。對於這些將領而言,勝利是一種必然,不需要依賴巧妙的謀略或勇猛的攻擊,因此也不會刻意追求外在的名聲。
- 「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 孫子認為,這些優秀的將領能夠做到「戰勝不忒」——不犯錯誤,百發百中。什麼叫「不忒」呢?就是他們的戰略安排總是精準無誤,打的都是那些早已判定為「可以取勝」的仗,就像在敵人已敗的基礎上獲得勝利一般。
-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 這句話總結道,真正的「善戰者」會始終站在不敗之地,確保自己穩固無懈,並且同時關注敵人的弱點,等待其犯錯並加以利用。這種防守與進攻的平衡,讓善戰的將領始終處於優勢地位。
-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 孫子在此對比了「勝兵」和「敗兵」的不同策略:勝利的軍隊會在開戰前就確保勝利的條件,然後再開戰;而失敗的軍隊往往是先開戰,然後再試圖在戰鬥中尋找勝機。這反映了策略制定的主動性和被動性之間的差異。
-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 孫子最後總結道,善於用兵的將領會修持「道」和「法」,即遵循正確的戰略原則和法則,從而掌握勝敗的主導權。這種將領不依賴隨機應變,而是遵循長期的策略與規範,使戰爭的結果更具可控性。
3. 語詞解析
- 「善戰者」:指那些真正精通戰爭之道的將領。他們的善戰不是靠僥倖或勇猛,而是以穩定、精準的策略獲得勝利。
- 「無智名,無勇功」:智名指的是智謀的名聲,勇功指的是英勇的功勳。孫子認為,真正善於作戰的將領無需依靠外在的炫耀,他們的勝利是默默無聞、自然取得的。
- 「不忒」:不犯錯、不出錯的意思。孫子在此強調了戰略的精確性,優秀的將領會制定完美無缺的計劃,並按照計劃實施。
- 「勝已敗者」:這是指「確保在敵人已經敗壞的基礎上獲得勝利」。孫子認為,善戰的將領不會冒險,而是選擇那些已經可以判定為勝利的機會。
-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這裡的「先勝而後求戰」指的是在開戰前先確保勝利的條件。這是孫子所推崇的主動性和準備性。
- 「修道而保法」:修持「道」是指遵循正確的戰略原則,「保法」是指遵循戰爭的規範。孫子認為,將領應該以此為準則,確保戰爭的秩序和成功。
4. 現代應用案例
這段話在現代管理和商業競爭中同樣具有深遠意義。許多成功的企業會選擇「易勝」的市場機會,專注於那些成功率高、風險小的策略,這樣才能穩步發展。例如,微軟公司不會輕易投入尚未成熟的市場,而是以穩定為主,選擇可預見的機會,這正是「勝於易勝者也」的現代應用。
在職場中,優秀的領導者不會冒險行事,他們會分析各種方案的風險,選擇成功率高的策略,並在戰略上穩紮穩打。這樣的領導者並不追求快速的成就,而是專注於長期穩定的發展,以確保「立於不敗之地」。
5. 心理戰與領導藝術
在心理戰上,這段話表達了優秀將領應具備的冷靜和穩健。真正善戰的將領不急於求成,他們會選擇穩定的勝利,而不是冒險。這種態度使對手無法判斷其真實實力,從而避免暴露自身的弱點。優秀的領導者也是如此,他們會低調行事,不急於展示自己的優勢,而是在穩定的基礎上等待機會。
在領導藝術中,「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的理念提醒領導者應該做好充分準備,讓每一場「戰鬥」都具備勝利的基礎,而不是臨陣磨槍。這種穩健的管理風格能夠避免組織陷入危機,讓團隊在面對挑戰時充滿信心。
總結
這段話強調了「善戰」的真諦:選擇容易取得的勝利,不追求炫耀功績,穩定而無懈地執行策略。孫子告訴我們,真正的勝利不在於驚險的奇謀,而在於冷靜、精確的安排。這種智慧適用於古代軍事,也適用於現代商業競爭、心理戰術和領導藝術。